成功案例

全国首创!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码头投入运营

日期:2025-10-30 09:19 浏览:
10月27日,来自巴西的30万吨级船舶“双子座”号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D31泊位开始首次抓斗作业,标志着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投产。青岛港也成为全国首个拥有40万吨级干散货数字化码头的港口、北方首个拥有双40万吨矿石码头配置的港口。据了解,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将于202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设3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水工结构设计可停泊40万吨级散货船)。项目建成后,码头将新增吞吐能力1600万吨/年,增加仓储能力1000万吨,助力“双40万吨泊位”年吞吐能力突破5600万吨。 目前新航站楼正在建设的国内首个40万吨级干散货数字化智能码头。它融合了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率先开发并应用智能干散货码头通用操作系统(IGTOS)。依托云港通、宇衡平台,建立安全、可控、便捷的服务采集和管理与管理体系,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决策、数字化了解。同时,码头配备了最先进、智能化的干散货专业设备,具备装船、装车、搅拌、港口投料等全流程自动化流程。实现各类船舶、堆取料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楼的自动控制。填补了国内超大型运营数字化、智能化的空白干散货码头,实现从“传统作业”到“智能化服务”的转变。据介绍,当前国际船舶大型化趋势日趋明朗。 2015年,董家口港首个40万吨级矿石码头装卸首艘40万吨级船舶,开启了我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截至2025年9月,已处理船舶460余艘,总吞吐量1.6亿吨。到2024年,首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吞吐量将超过4000万吨,泊位利用率达到90%,泊位利用率接近饱和。第二码头建成后,码头吞吐能力将突破5600万吨,为全国钢铁企业建立“全天候、高效”的铁矿石运输大动脉。 (总台记者 王伟 刘东)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