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亚伟文:中国外贸为何依然充满信心和活力
            日期:2025-10-21 09:17 浏览:
            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表现超出预期。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商品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以美元计,9月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7.9%、8.3%和7.4%,明显快于8月。一方面,支撑进出口强劲增长的是整个世界市场。前9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国家进出口增长6.2%,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有力彰显了我国在全球链、供应链中的封闭国家和枢纽地位。另一方面,是什么支撑我国出口强劲增长是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三新产品”、半导体芯片和船舶的激烈竞争。前9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占出口总额的60.5%,不少高新技术产品增速达到两位数。 2019年至2024年五年间,我国出口总额(人民币币值)累计增长47.7%,超过同期GDP累计增速(36.15%),也超过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增速。尽管近年来世界经济碎片化、贸易单边主义抬头给世界市场发展带来重大阻力,但我国贸易特别是出口依然充满信心、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原因是基于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四项基本支持。 
              
            冷杉ST是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不断积累强大的竞争优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产能将占全球产能的90%以上,这些成就来自于我国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个是超大规模经济,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整个“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三是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四是基础设施超大规模、齐全。全球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系统而全球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也为外贸发展增添了动力。由此形成的竞争优势是中国独有的。因此,可以预见,中国外贸的信心、活力和力量还将持续。从进口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进口数据已逐步回升,但总体来看,我国外贸增长格局仍呈现进口弱于出口的情况,需要客观看待。当前进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商品进口减少和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今年前三季度,农产品进口同比下降5.8%。但受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拉动,原油、金属矿石等进口量-9%。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积极增加进口大量先进技术产品,不仅服务我国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将推动进出口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GDP增长5.0%,净出口贡献1.5个百分点; 2025年前三季度GDP增长5.2%,净出口仍贡献1.5个百分点。中国不是、也不渴望成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内需,内需的主要动力是消费。 2024年出口总额为35.772亿美元,是按总值计算的,与GDP增加值不具有可比性。 2024年,全国工业增加值40.54万亿元,工业总产值预计约为那就是160万亿元。同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5.43万亿元,占比9.7%。如果加上规模以下企业的出口交货,预计总占比在15%左右。世界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0.0%,低于29.0%的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在着眼国内市场、内需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继续发展对外贸易,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不断以新的生产质量发展对外贸易。我不是要享受现有的全要素竞争优势,而是要在新世界人工贸易上培育更新更高的新优势和新增长点。确认。第二,要坚定不移坚持高度对外开放。我们必须遵循一切开放周期,反对阵营分裂。我们不仅努力开拓新市场,而且积极巩固和壮大传统市场。第三,坚持多边主义和全球化不变。我们将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一道,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供应链碎片化。展望“十五五”,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充满障碍的一年,但也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我们有信心能够确保进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为“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展现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大国责任。世界多边贸易秩序。 (作者为中国国际贸易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