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新征程·非凡的“十四五”】中国现
            日期:2025-10-22 09:17 浏览:
            央视新闻(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民生是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要做的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出更多、更平等惠及全体人民的民生政策。金秋时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年来,我国建成并持续整合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体系,为超过14亿人民带来“稳定的幸福”。到2024年,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在中高收入国家中排名靠前。当目标全面实现时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将迈向更高的水平。他们不再满足于“有有”,而是追求“好不好”,对现代化中国式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大的渴望。人民想要的就是政府想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高质量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物”和“投资人”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始终充满民生温暖。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践行民生、体察民生。在他心里,“菜巴斯“菜包”、“米袋”、“果盘”是民生大事,他殷切鼓励大家吃得合理、吃得健康。他在各地社区走访时,查看幸福食堂、居家养老服务和老旧小区改造情况,要求提高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水平,让社区成为居民最安全、最放心的港湾。来到校园,他指出,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减轻校园过多的学业负担和培训负担,提供让人幸福的教育。从进一步挖掘就业资源,提供务实细致的就业指导服务,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建设环境良好、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城市生态。今年以来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中“十四五”中,人民经济指标占7项,占全部20项指标的三分之一以上,为历年最高。五年来,民生投入近千亿元,占国家预算总体支出的70%以上。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劳动力提供高质量的工作,并持续构建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网络。实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民生基础的顶层设计。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每年120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速度基本可持续,81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构建全面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五年。你好中国。建成数百个国家级和地区级医疗中心,全面覆盖中西部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较差的省份。 700多家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看病难”。今年是构建优质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大学阶段。这是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五年期。幼儿园大班免收幼儿教育费、延长生育期等一系列政策引入了休假和支付儿童保育补贴。到2024年,全国养老机构数量将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比2020年增加7.7万个,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9亿老年人。这是多层次生活服务业发展最快的五年,满足了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6200多个便民生活区,让1.29亿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4.8万多个口袋公园、12.8万公里绿道,绣出每一寸美景,打造宜居城市;国产电影、文艺演出、各类文化产品凸显,商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场景深度融合,持续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家事、国事、世界大事、人民幸福生活是第一要务。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14亿多人民将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有更加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