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电动车“新国标”多重升级,保障人
日期:2025-11-10 11:04 浏览:

央视新闻(焦点访谈):3.8亿辆——这是我国社会拥有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平均每4人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方便快捷,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标准出行选择。但与此同时,因超速、违章变道引发的交通事故以及电池起火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让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5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这项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国标,已经施行两个多月了。企业和消费者都在经历着明显的变化。
记者在多家店铺看到,新款帕班标准电动自行车被一辆一辆摆上货架,与之前的车型同期销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随着新标准车型的推出,安全性能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在店里,我们遇到了正在挑选自行车的王女士。他以前的电动自行车坏了,他打算今天买一辆新的。
记者记录了女士选择电动自行车的全过程。
首先,材质和防火性能都有很大的变化。
新国车标准严格控制塑料使用比例,要求小于或等于整车质量的5.5%。鞍座、电池盒等主要部件均采用高阻燃材料,翼子板升级为铝镁合金。老国标汽车塑料件比例高,阻燃剂含量低,一旦发生火灾,会散发出大量有毒烟雾。
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 80% 的死亡是由有毒烟雾引起的。数据来自Nati国家消防救援局显示,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较2021年增长23.4%。2023年,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迅速增至2.1万起。
除了防火之外,事故后的监控责任也是新国标的重点。旧的国家电动自行车识别标志具有易燃性,给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带来很大困难。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配备耐高温车辆代码和铭牌,火灾后可识别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具有更好的防火性能,这也成为不少消费者选择新车的重要原因。
如何防止电动自行车被盗也是王女士担心的问题。
在智能防盗和定位方面,新国标l 标准电动自行车性能更好。它们不仅标配北斗定位系统,还通过手机APP支持实时跟踪、远程锁定、防滑等功能。老国标电动自行车大多不具备定位功能和防盗系统。经过多次比对,王女士的自行车就是新国标的。
消费者对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无意外发生。随着电动自行车成为亿万家庭的标配出行工具,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从走廊电池突然起火,到改装车在路上飞驰,每一起事故都牵动着大众对出行安全的担忧。
如果说火灾隐患是“看不见的危险”,那么路上的超速和改装车就是“看得见的威胁”。非法起义、取消电动自行车限速事件屡屡发生被禁止,并且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记者在河北暗访时发现,虽然新国标实施两个多月,但一些商家却公然提供“提速”服务来吸引顾客,将必须限速25公里每小时的电动自行车改为“快马”。
记者:“这不是限速吗?”
一位电动自行车销售人员表示:“可以调节,看个人喜好,想调节就调节。时速可以调到50英里,40英里以上,没问题,你想调多快就调多快。如果换了电机,每小时至少跑110公里,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验证这些改装车辆的实际速度,记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了体验。该车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仍然赶不上改装后的电动汽车。
根据《道路安全法》,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设计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25公里。然而,这些改装车的速度接近机动车,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025年以来,上海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推进非机动车乱乘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共查处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一般道路事故2100余起,将9名违法改制企业家列为事故责任方。
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专家、上海市公安局交通总队交通事故预防一级警长邱忠:“如果确认销售公司采取了变更,我们将提示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变更和处理。”将列出安全风险较大的产品。
同时,对限速提高的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也将进行相应处罚。
邱忠:“近年来,上海在各区实行分步试点,采用一段道路对非机动车进行测速,在道路上行驶违反法定最高车速的情况。
处罚是降低电动自行车加速度的一种方法。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国标电动自行车之所以能够解除限速,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保障存在漏洞。为此,新国标专门引入了防篡改设计,通过匹配硬件实现“修改失效”。
国家轻型电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员周航:“新国标要求控制器确定车辆类型特里电压。车辆的标称电压为48V。防篡改法规规定,该车辆只能使用标称 48V 铅酸电池运行。正常情况下,该车辆可以正常启动。该额定电压超过控制器设定的电压范围,车辆无法运行。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食品和消费品标准处副处长刁永辉:“严禁为电池组预留扩展接口和外围支架,并且要明确电池组与放电的互认和协调,从技术角度来说,这将大大增加反窃听的难度。”
新标准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上,还延伸到了行业末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新国标明确首次规定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的均匀性,要求企业具备主要原料的生产能力和基本工艺。单纯依靠外购零部件组装、不具备独立制造能力的小企业将被彻底淘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斯亚彭林:“新国标新增了关于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的章节。比如企业必须具备框架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以及电泳、焊接等关键工艺和装备。”
这一规定意味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进入超速“洗牌”。一批实力薄弱的小企业将被退出市场,而正规企业则将退出市场。h 研发和制造能力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行业竞争将更加规范有序。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薛岩:“新国标发布后,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和认证机构正在积极准备。首批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已于2025年6月底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
截至11月4日,99家企业的468款车型(以新标准为准)已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可以销售销售。
从阻燃材料到防篡改设计,从智能监控到业务准入,新国标将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系统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痛点。但标准的生命在于其实施。不管怎样走规定虽有,但不执行就不会产生效力。
市场接受这一点需要时间,消费习惯需要引导。考虑到市场适应周期,新国标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和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原国标车辆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12月1日起全面停止销售。
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由于供应等因素,部分进口自行车店尚未备有新国标自行车。老国标车仍照常销售。
很多消费者担心,未来是否会出现“旧车难修、配件缺货”等问题。记者走访多家品牌专卖店和售后发现,各大公司都推出了维修措施,并承诺为汽车提供维修服务和配件。r 旧国标车辆使用年限至少五年。
一方面消费者的顾虑被抛在脑后,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加速备战。为确保12月1日新国标车型全面上市后的及时供货,目前自行车企业负责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旧产能切换,升级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确保新国标车型的质量和产量。从阻燃材料到防篡改设计,从智能监控到业务准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也强化了公共安全责任,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标准是“规矩”,执行如“山”。每个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的“基础”出行安全。如果监管不松懈,企业遵循底线,在消费者明确选择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才能真正成为便捷、安全的出行伙伴。同时,也将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