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兵:建设“实现未来梦想”的世界湾区
日期:2025-11-11 09:14 浏览:
2025年11月9日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隆重开幕。开幕式文体表演以“圆梦未来”为主题,以“同根、同源、同心、同命”和“同梦同圆”三个篇章,讲述了岭南文化的千年积淀,也向世界展示了未来蓬勃发展的精彩历史。早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近年来,面对深刻调整面对世界产业结构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实施的战略布局一直没有停止。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内地与港澳合作不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对国家经济发展开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让越来越多的港澳同胞与祖国人民共同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分享祖国发展的伟大辉煌。如今,随着“十四五”即将完美收官,“十五五”规划逐步铺开,粤港澳大湾区积累和积累的新的产业和能源发展要素湾区不断刷新人们的认识。本届全运会,粤港澳大湾区可谓“一家人”,竞技体育小项34个大项、419个小项,以及23个大项、166个群众性小项,均由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19个城市联合承办,创下全运会举办城市数量新纪录。在项目实施上,这些全运会坚持“广东优先、港澳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港澳首次参赛意愿,开创了跨境举办全运会的新模式。也标志着“一国两制”创新实践不断发展、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是广东建设日趋丰富多彩的生动体现——港澳大湾区。
本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将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同时举行,这也开创了全运会历史上的先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始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还需要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的引擎作用,打造协同发展的“四核引擎”。四市各具优势,在机构、产业、功能定位等方面相互支撑,共同肩负起引领区域发展的战略使命。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不断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四大发展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发挥辐射带动周边的能力。以转变机制打破现有体制障碍,实现紧密合作、协同办赛,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支持全运会舞台的前提。这也是近年来制度完善、技术强化成果的集中体现。比如,自行车穿越港珠澳大桥的公路赛中,借助无线射频、人脸识别、北斗定位等技术,选手全程实现了“零延迟、零接触、零等待通关”。这是“两个创新理念”在具体情况下的成功实践。运动员手环、汽车磁铁等一系列新通关方式使G粤港澳实现更深层次融合、更频繁区域联系。这种结合不仅促进了物理联系,而且构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在此过程中,现有的制度障碍逐步消除,新的发展政策和社会管理经验逐步积累,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对接长远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着眼于区域本身的发展,更着力为探索更广泛领域的管理提供典范。不仅为港澳非典管理的创造性发展和“一国两制”的实践注入动力,也为区域管理、国际合作乃至人类文明和生活的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田和未来样本。勒。 “激情全运,活力大湾区”,气势磅礴、气势磅礴的全运会开幕式,将讲述粤港澳大湾区千年传承的故事,也将展现这个古今超文明国家的辉煌发展史。今晚星光璀璨,粤港澳人民携手走山走海;今夜,世界静止了,大湾区的成就照亮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和未来。 (作者为南开大学法学院台港澳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